首页 / 资讯 / 正文

再见孤独,你好伴侣机器人!实体娃娃如何改变人类的性?

 

从电影《星球大战》到《终结者》,再到《变形金刚》,从美剧《电脑娃娃》到《老友记》,我们都已经接触到了机器人如何与人类互动的科幻世界。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的出现速度比我们预期的要快。

有理由相信到本世纪20年代末,机器人将会像今天的手机一样无处不在。它们已经进入太空,被用于军事应用,并帮助远程管理农场和牲畜,还有医疗领域的手术机器人、养老行业的陪护机器人等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好多。但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机器人值得特别提及,因为它解决了普通人群另一种隐藏的、未被满足的需求——情感。

社交与孤独

虽然技术缩小了沟通的差距,但孤独感仍在放大,并且预计将成为一种全球流行的趋势。生理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已得到充分的确定,例如,患有抑郁症的人患其它身体疾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6倍。孤独在世界各地都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认为自己孤独的人从上世纪80年代的20%增加到40%,还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和一半85岁以上的人都是独居,孤独和自杀是有联系的,孤独感是试图自杀的人**常见的影响因素。

定位:伴侣

人们对未来的机器人的设想多数是可以帮助做家务,解放双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产生了,那就是:伴侣。它不仅可以做家务,还可以在情感层面和人建立联系,甚至是在床笫方面。

身心的愉悦将释放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神经递质,而内啡肽有助于激活大脑的愉悦中枢,促进全身放松。在情感层面上,伴侣行为也意味着亲密和深层联系的感觉,它可能有助于减少压力,从而帮助人们感觉“不那么孤单”。

据统计,性科技产业的价值已超过300亿美元,而且还在增长。技术和制造的进步已经满足了对真人大小的人形玩偶的需求,再加上当今人工智能、语音识别、面部识别、动作传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制造一个生活中的实体娃娃伴侣已经成为现实。

伴侣机器人需求旺盛

伴侣机器人的需求很大,尤其是现有的实体娃娃拥有者。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需求如此之高?

为了寻找答案,小编深入研究了并得出一些浅显的见解:

其一,拥有社交困难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被排斥的人,他们需要认可;其次,丧亲的人和老年人,他们通过制造已故伴侣的复制品来留住他们所爱的人的记忆,或者使用机器人来陪伴他们,这是这类机器人的真正需求;再则,远距离情侣可能会使用这种机器人来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更有可能在未来发生;**后,单身人群为了避免人类伴侣带来的令人糟心的事情,而选择这些人造非生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