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同性恋群体多遭攻击
“反正,现在我是生活在阳光下,我的脸皮已经比城墙还要厚了,呵呵……”采访录音里她的笑声,有点不羁,有点释然,却也带着无奈和苦涩。于小胖,女,24岁,大学毕业,即将读研。看上去顺畅的人生之路其实并不平静,因为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她是一名同性恋者。按照她的说法,自“出柜”的那一天起,生活便不再平静那时的她才15岁,念高中。
在我国,像于小胖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今年4月,一项由民间组织发起的调查结果显示,77%的受访者因为性取向不同曾在校园里遭遇过身体攻击;而社会上关于“同性恋”的话题总是引发争议。校园里的同性恋群体,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生活环境究竟如何?学校、家庭、社会对他们是怎样的态度?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感受?
同性恋遭鄙视,家暴是常饭
于小胖:那时一周被打好几次
她成长在一个传统的教师家庭,姥姥姥爷都是她所就读的重点高中里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有一天姥姥发现了她和女朋友的亲密信件,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妈妈。于小胖的妈妈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当时,在她眼里,女儿只是年纪小、瞎胡闹,要么就是被她女朋友(比小胖大5岁)带坏了。从那以后,在小胖和她女朋友交往的四年里,家庭暴力成了家常便饭,她说:“我妈妈一周打我好几次,拿起手边的东西就打。我头上有一块疤痕,是我妈妈拿台灯砸的。”她也曾想和家人心平气和地沟通,但并未成功,更让小胖崩溃的是,有一天,妈妈带她去精神病医院看心理医生。“那个医生是我妈的同事,她说同性恋是病,还给我开药,说如果长期服用可以改变我的性取向。”最终,她的拼命反抗让自己摆脱了所谓的“同性恋治疗”。
后来,小胖就一直生活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监视之下,学校里也有了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