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原性文化节圆满闭幕了,引起了国内外普遍关注;活动包括古代性文物藏品展、当代性健康用品展、情趣内衣模特秀、人体彩绘写意画展、钢管舞表演等。性文化节上继续上演大尺度的SM表演,公众争议却已较去年小了很多,市民对性文化节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其中重要的风向标之一就是,时隔半年余,李银河博士第二次作为专家、学者受邀主讲,这证明了她的“新民生论”在中原性文化节基本上站住了脚。这是中国性文化史上的一个进步。
为什么要说“也”字?
在当代中国,说到“性文化”,绕不开一个女士的名字,那就是李银河博士;作为一个女士,来搞性文化研究,终究是要受到社会的许多误解和围攻的,这在其丈夫王小波的笔下就有记载:当男女同学都无意于搞清楚什么是“太监”的时候,李银河站出来,说:我知道;这样的经历,想必四十岁以上的人都有过;但笔者相信,没有几个人会有这样的胆量说这样三个字:我知道;李银河说了,后面的情况可以猜想到,是万分尴尬的。这,如果不是比皇帝的新装中那个小孩更大的勇气,也是同样的值得嘉奖的勇气。
笔者没有见过李银河博士,但我想,也许,这就是李银河:一个忍不住要说“我知道”的人;也是一个不甘心只做着名作家王小波遗孀的人;所以,她才会成为第一个主张老百姓“性权力”的学者,也是第一个提出“换妻”有理、“多P”无害的学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或许还会成为更多的“第一”拥有者。
笔者无比赞同李银河博士的观点,并赞同网民“该观点是对民生概念很好的补充”的评论,她说:“性也是民生问题。它与食一样,是人的基本需求。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天下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等等。但是老祖宗总是把食与性并列为人的两大基本需求: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有人不同意性是人的基本需求,理由是:人不吃饭会死,没有性不会死。但是,这是站不住脚的。人不吃饭会出生理问题,人没有性会出心理问题——整个心理治疗都建立在这个基本判断之上。在马斯洛五大需求层次的理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中,食物与色应当是属于第一层次的需求,即属于生存需求范畴。
“温饱是民生问题,性需求也是民生问题。我们不应当反性禁欲,就像我们不应当反对吃饭压制食欲一样。用法律手段制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