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中风已成为我市头号“健康杀手”。去年,我市死于中风的人数达到了5190余人,几乎占到去年扬州总死亡人数的1/5。据了解,如今扬州中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年轻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专家提醒,“脑卒中”并非无预兆,要留意身体的“预警信号”。
典型病例
19岁少女中风,疑因服用避孕药
日前,市区19岁的女大学生王某起床后发现自己出现口角歪斜、右侧肢体无力的症状,同宿舍的同学立马送她到苏北医院诊治,进行头颅MRI检查后,被医生确诊为脑中风。
为什么王某年纪轻轻的就得了中风?是因为她家里有类似病史吗?医生反复问诊,都找不到病因。最后,偶然得知,王某因为内分泌问题,长期服用避孕药和调经药。苏北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袁成林认为,避孕药是王某诱发中风的原因之一。
避孕药竟能导致中风?说来实在吓人。据了解,口服避孕药因为其高效、方便一直被全世界广泛运用,但对于该药的安全性,也一直是业界争论不休的焦点。
专家表示,口服避孕药可引起颅内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特别是雌激素含量较高的口服避孕药,能够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从而使脑中风的危险性增加。特别是对于30岁以上的妇女和那些吸烟的妇女,危险性更高。
统计显示,女性口服避孕药引发脑中风的几率增长3倍。每100万服药妇女中,大约有100人因脑血栓而住院,有5人死于血栓性中风。
研究认为,此类血栓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的含量有关,每日服药量超过50毫克者,易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不过,也有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引起脑卒中与药物使用的时间长短无关。
权威数据
每千人中就有超过1人死于中风
中风已成为我市头号“健康杀手”。
据市疾控中心所作的“扬州市2011年人群全死因统计分析”,去年,扬州共接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报告死亡病例27591例。
在各类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达到113.044/10万,也就是说,去年,我市每1000人中就有超过1人死于脑血管疾病。计算下来,死亡人数达到了5190余人,几乎占到去年扬州死亡人数的1/5。
疾控专家表示,在各类疾病中,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最高,从去年的统计数据看,其致死总人数相当于肺源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及其他各类心脏病之和。
目前我国脑血管病患者近700万,每年新发病人都超过200万,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在所有的疾病中,中风的致残率是最高的,其中70%以上都留下各种各样的后遗症。
【两问“中风”】
1
只有老年人才得中风?
错!中风患者中超一成是中青年
说起脑血管疾病,很多人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跟年轻人没多大关系。这就错了。在15-59周岁这一青壮年阶段,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排在第二,仅次于各类癌症。
如今,面对快节奏生活和高强度工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了诸如记忆力衰退、脑出血等各类由神经系统引发的脑疾病或亚健康症状。
苏北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李晓波博士说,根据该院最近数月收治的病人来看,脑血管病人中有10%—15%是50岁以下的病人。
他曾经收治的一位23岁脑血管病患者,身高175厘米,体重却达到190斤,患有高血压多年,由于担心一旦开始服用降压药物,就要终身服药,他一直没有用药,高血压控制得并不理想。直到出现一侧偏瘫,才入院治疗。
2
中风为什么年轻化?
“三高”发病低龄化致中风提前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患上中风这类的“老年病”?
李晓波分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发病的低龄化,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中之重”。许多次要因素都是先转化为高血压,最终形成中风。而许多年轻的高血压患者拒绝用药,最后导
致了脑卒中过早发病,需要引起注意。
而“三高”发病的低龄化,则是和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李晓波介绍说,现在的中青年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入睡,有很多不良生活习惯损害身体也损害着大脑,如吸烟、饮酒、情绪紧张、睡眠障碍、不爱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等。
专家说,吸烟会促进动脉血管硬化,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加快血小板凝结,形成血栓,诱发脑血管破裂出血。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则会加速血液的循环流动,引发高血压,继而最终导致中风。
此外,长期的劳累和经常性的超时工作,或者工作之后长时间熬夜打牌等,也容易造成身体机能的紊乱从而导致各种疾病。
【专家提醒】
小心身体“中风预警”
在很多人的认识中,都觉得脑卒中发生很突然,没法预防,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在发生脑卒中之前,许多人会有一些“小中风”症状,这些症状就是脑卒中的预警信号,因为只是出现很短暂的几分钟时间,因此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如果出现以下这些症状,应该不要犹豫,赶紧到附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防发生更大的“风暴”。
这些症状有:突然一侧身体麻木或无力;突然说话困难或理解障碍;突然一只眼睛甚至双眼视物不清或有复视;突然行走困难或失去平衡;突然眩晕;突然剧烈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