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应对危机不能搞“大跃进”

2009/4/13 9:43:06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国家投入4万亿元扩大内需会给经济欠发达而正准备加速发展的地区带来什么影响?是否会造成新一轮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为此,记者深入云南省红河自治州进行相关采访。 

  走得远比走得快更重要

  云南省红河自治州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地区,“昆明—河内经济走廊”的核心区域,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被誉为七彩云南的缩影。目前,红河自治州综合实力居云南省第四位,财政收入等指标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首位,为全国唯一财政净上缴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面对危机红河将怎么发展?中共红河自治州委书记刘一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虽然碰到许多困难,危机也导致财政增长放缓,但我们相信危机会慢慢过去,并把视觉放在全国范围来看红河的发展。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而言,既要注重数量增长,更要注重质量发展。要立足长远,把自红河自治州情况吃透,走得远比走得快更重要。当然,不能用“大跃进”的方式搞,要用科学的态度去搞,不能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改革,有时候就是工作上的改进,改革开放30年了,但许多地方领导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发展思维。

  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红河未来的发展,在基础改善、丰富资源、优越地缘的条件支撑下,将改革发展的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结构与生态、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走出一条内涵与外延并重的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红河自治州完成GDP514.7亿元,连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财政总收入达129.4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9.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23元。

  依托资源推动红河新发展

  云南省红河自治州副州长丁兴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红河自治州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缘优势的双重支撑,历史上的自治州,是云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中国最早通铁路的地区之一。全省拥有第一个海关、洋行、电报局的开放地,但由于多年处于战区的特殊背景,以交通为主的基地设施还很脆弱。而今,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面前,丰富的资源为红河培育和壮大经济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红河自治州拥有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其中,河口口岸出口贸易额已达10亿美元,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中越两国共同打造“两廊一国”国际化发展战略中,自治州处于前沿地区和“桥头堡”,与越方有着强烈的优势互补性,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越环境。

  丁兴忠向记者介绍,推动红河新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体现在“新”上,他说,目前,一是以推进思想的自我革命,破除阻碍推动红河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等,废除不适应改革发展的过时政策、规定,革除陈旧、落后的管理手段和管理行为,真正把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要求体现在政策、渗透到管理中。

  二是消除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用5年的时间,消除影响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最终形成“内联外通”,面向国内和东南亚两个扇面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三是推进产业建设。以2010年全州实现工业产值1000亿元,力争2015年达到2000亿元为目标,不断培育和壮大经济支柱产业。

  四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先行先试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力争在城乡统筹、投融资、农村土地流转、矿产和土地资源管理、涉外经济、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要把加强与东南亚、南亚特别是越南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共同打造“昆明—河内经济走廊”作为红河自治州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把红河建设成面向东盟、背靠西南、以滇南中心城市和红河工业园区为依托的、具有较高开放层次和水平的地区。

  另外,还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编辑推荐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不表明manbetx官网手机登陆同意其观点。
近期成人展会

相关产品推荐

更多
最新资讯 更多
查看更多资讯 >>

下一篇
广告为违法暴利保健品推波助澜,为何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