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情趣市场在遇到互联网之后火了!在当下热火朝天的创业环境下,把目光或商业模式局限于电商已经落伍了,或者说很难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同样聚焦于情趣市场,移动社交APP嗨音(Highing)的着力点就在于普适于人类的第二大本能需求——情趣话题交流,并借由情趣反向挖掘社交领域的另一面。
苗建卓又开始抗拒咖啡和茶了。
今年9月之前,苗建卓从不忌讳咖啡,尽管他一直对含**的东西很敏感,一喝咖啡就容易兴奋到凌晨三四点。苗建卓说,嗨音被收购之后,失眠是很痛苦的事情。
9月25日,Peach与嗨音签订了收购的协议。按照协议内容,Peach的创始人屈博出任嗨音的CEO。
从今年3月开始,苗建卓有一半的时间在寻求融资,一直融到8月,都没有明朗的结果。几个月前曾表态过要领投嗨音A轮的机构,后来没了下文。
嗨音成立于2014年12月。2015年7月,嗨音已经成长为国内大的情趣社区,拥有1000万的用户。2015年8月,嗨音获得多牛资本、士兰创投、经纬中国等总额为1165万元的Pre A轮投资。
“我们手里握着用户和数据,握着一条看着还通透的路径,但没人愿意出资。”苗建卓说,继续耗下去,嗨音已经无法承受团队和服务器的成本。“如果我们养不活,把它送出去寄养也不是一个坏事。你不能让它饿着啊”。
9月,嗨音正式明确这个方向,刚好有一些合适的甲方,苗建卓选择了一个匹配程度相对比较高的企业——Peach。Peach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可以适配操作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智能情趣玩具,产品包括媒体、社交和商城。
这场交易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划得来的”。原嗨音团队拿到一笔知识产权的收购费用,可以有时间思考下一步转型的动作,也有资金处理一些问题。Peach正处于融资的边界,收购嗨音是重大的加分项。用苗建卓的话来说,嗨音所切的市场与Peach的行业布局有紧密的关系,收购嗨音之后,Peach拥有了这个阶段不可能获得的用户量,“资本市场也会更有兴趣”。
完成交接后续的很多复杂条款的执行之后,苗建卓开始用复盘的心态回顾嗨音的成长。
“真正意义上的复盘可能只有一晚上,其他时间都在原谅自己。”苗建卓花了很多时间来原谅自己当时为什么没能跳出来看待问题,“纠结于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它不能帮我走得更远,反而徒增烦恼。”
苗建卓说,嗨音能吸引到这么多用户,不是它的功能,也不是它的社区氛围和核心用户。“嗨音冲在前面的一直是它所倡导的价值观”。项目创立之初,嗨音就在组织自己的价值观,并且不断升级价值观。从“轻轻松松谈谈性”上升到“取悦自己”,嗨音的价值观对于年轻人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嗨音App的启动页面也是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嗨音的价值观是一把利刃,让这个产品快速命中目标人群。
大概是在Pre-A轮关闭的前后,嗨音开始考虑切更大众的市场,尝试从情趣社区向亚文化社区转型。“资本是一把双刃剑,资本进入之后,我们需要更具有普世性”。向亚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嗨音的价值观变得不那么锋利,从“倡导身体自由”变成“提倡更多元的文化包容性”。为了切更广泛的人群,“原本的刀子变成一把斧子,甚至一把榔头,你需要用更大的力气去击中那个人群”。与此同时,嗨音之后出现了很多相似的产品,追逐嗨音倡导类似的文化,再加上嗨音没能继续升级价值观,与后来者的区分度越来越低。嗨音在这个领域不再那么吸引人,流量被稀释。
苗建卓承认这一步让嗨音陷入了危险。“如果复盘一下,可能不会决定在那个阶段去试图击中更多人群。”苗建卓说,“如果能量续得上,我们有信心击中更多的人,但是很遗憾。”
归根结底,嗨音没能续上能量,在于它没有找到很好的变现方式。
苗建卓认为,一个文化要变成主流文化,一个充分条件是它要有商业化的机会。街头文化、Hip Hop、纹身等文化,都有相对广泛的受众,但由于它们跟商业结合的程度比较弱,注定只能是平行文化或文化的分支,很难替代主流的商业文化,去占据更主流的受众。很显然,嗨音所切的文化,在短期内没办法成为主流文化,也就意味着短期内很难成为一种消费现象。
尽管嗨音握有一批精准、忠诚的用户,这些用户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形成消费场景,但这条商业化路径目前看来并不直接。另外,嗨音从一开始瞄准的人群就是16岁到25岁的年轻人,用户群低龄化的直接后果就是消费力不够。
苗建卓相信只要有人聚合,总会有办法去变现。“小众社区在发展中都会遇到相似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基本上很难通过团队的努力去解决掉”。
苗建卓更愿意把这一切归结为资本环境的变化。2016年资本呈现收缩的状态,投资机构都导向到短期效应比较明显、杠杆更为确定的项目上。“救早期还是救晚期,在库存有限的情况下,投资机构更倾向于后者。”苗建卓说。
“如果能再回到今年3月那个时候,我会做一些大刀阔斧的决定,从底层上做改变,这才是有一线生机的事情,而不是去寻求资本的帮助。”苗建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