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随检查的过程中,记者对这两家成人用品店的产品也作了仔细观察,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安全套之类的计生产品、伟哥之类的性保健品,以及充气娃娃之类的成人用品。
根据检查前的分工: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夸大宣传、虚假广告的,由工商分局处理。未经相关部门审批的产品,必须立即责令改正,当场下柜,今后一律不得销售。
对涉嫌非法添加化学药品成分的,重点针对宣传具有壮阳、减肥、降压功能的产品,包装盒、说明书上标示功能主治,或宣称对某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由区药监分局先登记保存。
在这份简单的工作安排里面,已经说明了工商和药监部门的职责,但对于卫生监督和计生的职责却没怎么涉及。不过,在检查前的部署会上,这两个部门的代表都做了简要发言。
卫生监督部门的代表说:“性保健品也是属于保健品,但自从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后,我们已经没有对保健品和消杀产品的执法权,如果硬是追究起来,我们都找不出相关的执法依据。”
而计生部门的代表则说,只有对安全套的检查在他们的职责范围之内,对于其他的产品都无权进行管理。
那么,放在各家性保健品店最醒目位置的如充气娃娃之类的成人用品,该属于哪个部门来管呢?不是保健品、不是药品、不是医疗器械、也不是计生用品,参与会议的人员进行一一排除后,有人幽默地说:“那就只能把它当成玩具来处理了。”
但问题是,这些都是十分廉价的“三无产品”。没有部门来管,监管存在空白,也正是让很多成人用品商店,钻了法律的空子,打了擦边球。
在一般人看来,性保健品店里面所卖的东西,除了安全套之外其他都是奇奇怪怪的,平常真的有人会去买吗?
从“性趣多”桌上放的销售记录来看,8月11日前几天有部分销售记录,销售的产品有安全套、伟哥、润滑剂等,只是数量不是很多。
“现在开性保健品店已经越来越难了,安全套大家都是统一的价格,几乎没什么利润;伟哥之类的性保健品需要的人也不是太多;利润最好的就是充气娃娃,一般进价200多元,卖出去300多元,每个能赚100多元的样子。”在检查人员离开后,“性趣多”那位姓刘的营业员对记者说。
店里的所有货品都是由老板一手操办的,他只负责卖而已,所以对进货渠道不是非常了解。但他们店里的主要消费人群,以居住在周边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