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目前,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夫妻,大多已步入中老年阶段。同时,随着他们的子女进入婚育年龄段,社会上出现了以"80后"为主体的第二代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所处的成长环境及独有的心理特点势必影响着他们的一生,那么,这些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经济状况、生活态度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今天刊发的《婚育观变化带来了什么》或许能给你答案。
太原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经过30年不懈努力,人口发展状况基本适应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口计生工作领域也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计划生育的主体--独生子女家庭中出现的问题更为突出和特殊。太原市计划生育协会利用近3个月的时间,就两代独生子女家庭状况做了一次专题调查。
基本国策深入人心,生育观念显著变化
·"只生一个"成为独生子女家庭的主流生育观
·生育观变化很大程度出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独生子女家庭中夫妻双方文化素质要相对较高
调查表明,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太原市共少生约80万人,既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重要条件,也使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特别是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推行,群众生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只生一个"已成为主流生育观。在调查的13756个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中,认为"只生一个"好的家庭有9643个,占被调查的70.10%。在调查的8718个第二代独生子女家庭中,尽管按政策规定他们可以生育两个孩子,但有5986个家庭仍选择"只生育一个",占被调查的68.66%。
30多年来,独生子女家庭在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经济状况、教育程度、实现就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家庭生活水平提高。调查显示,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中,夫妻双方月收入均为1000元-3000元的有6321个家庭,占被调查总数的47.54%;夫妻双方月收入均为3000元以上的有175个家庭,占被调查总数的1.31%,两项合计占被调查总数的48.85%。第二代独生子女家庭中,夫妻双方月收入均为1000元-3000元的家庭有3617个,占被调查的41.53%;夫妻双方月收入均为3000元以上的家庭有191个,占被调查的2.19%,两项合计占被调查家庭的43.72%。两代独生子女家庭之所以多数人选择只生一个孩子,除生育观念因素外,很大程度还取决于他们为提高生活质量的实际需要。
--子女受教育程度提高。相对而言,独生子女家庭中夫妻双方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更加注重子女教育。调查显示,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达69.12%。第二代独生子女家庭中,夫妻双方均为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的占被调查家庭的61.60%。
--缓解子女就业压力。据调查,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就业率达70.71%。第二代独生子女家庭夫妻双方均就业的家庭占被调查家庭的55.74%,单方就业家庭占被调查家庭的21.23%,零就业家庭仅占5.69%。
社会问题日渐显现,特困家庭尤需关怀
·靠子女养老尽孝的传统,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受到挑战
·引导和帮助独生子女家庭实现少生快富目标任务艰巨
·少数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天灾人祸等成为社会弱势群体
调查中发现,两代独生子女家庭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人口环境的同时,由此而伴生的社会问题也日渐显现,其主要表现为--
养老尽孝,面临挑战。据统计,2010年,太原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超过11%。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而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依靠子女养老尽孝的传统模式,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受到挑战。目前,家庭老人对他们的需求大都体现在日常问候、逢年过节回家探望、看病陪侍等方面,分别占到被调查人数的55.71%、51.21%、43.81%。需要经济资助的仅占被调查人数的28.13%。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家庭对子女的尽孝需求将会发生结构性变化,即一对年轻独生子女夫妇将照料双方父母4人乃至祖父母辈6至8人。
"少生快富",任务艰巨。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让广大群众尽快走上富裕道路。但从调查情况看,目前,两代独生子女家庭中,仍有相当比例的家庭尚未实现"少生快富"。据对3295个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调查,有51.14%家庭月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未富先老"压力增大。8793个第二代独生子女家庭中,58.47%家庭月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两组数据说明,引导和帮助独生子女家庭实现少生快富奔小康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少数特困家庭尤其需要特别关怀。调查发现,少数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天灾人祸等原因,他们已成为社会弱势群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9月,在太原市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或子女因意外伤残的家庭分别有1152个和331个,父母或子女死亡的家庭分别有500个和137个,父母或子女患有重大疾病的家庭分别有459个和190个。此外,因离异、犯罪获刑等特殊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还有1051个。以上四项合计共涉及3820个家庭,约占全市242030个独生子女家庭的1.58%。
仍需加大奖扶力度,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新政策既要考虑普惠性,又要考虑特殊性
·计生人口工作需要公共财政的支撑和保障
·建立健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长效机制
关注和解决好独生子女家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仅有利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延续,更是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紧迫任务。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正是由于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的计划生育家庭户用自己的牺牲,才换取了当前稳定的低生育水平,促进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承认和肯定独生子女家庭所做的贡献,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关注民生、促进民富,推动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对独生子女家庭实行更多的奖扶政策。当前,计划生育工作重点逐步由控制人口数量转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方法也由行政处罚为主转向利益导向为主。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在改善民生时,既要注重全民的普惠性,更要注重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困难家庭的优惠性。计划生育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而公益性事业的发展最终需要依靠公共财政加以支撑和保障。目前,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不能兑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共财政投入不到位。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健全部门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长效机制。从目前情况来看,还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如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低收入家庭,要统筹协调教育、卫生、劳动等部门,帮助解决独生子女家庭所面临的子女入托、入学、看病就医、劳动就业等问题,把生育关怀贯穿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
[链接]
调查对象:以具有太原市常住户口,年龄在48周岁以上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年龄在20-35周岁之间的第二代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为对象。
调查方式:发放两代独生子女家庭调查问卷2.5万份,并根据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人口规模,按比例逐级进行抽样,由太原市计生协会员入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2932份,其中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14139份,第二代独生子女家庭879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