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未必就能“保健”
保健品的广告都将自己说成是灵丹妙药,广告到处都是,天天在喊,不少中老年人架不住“忽悠”,上当者前赴后继。如果将保健食品当作药品来用,这可不能完全怪患者。确实不少民众将保健品当作药品来用。保健品又称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专为改善人体亚健康状态所设计,主要以预防疾病、促进机体向健康状态转化为目的,因此并非人人适用,调补要适可而止,不可滥补。人体健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营养素的过多和不足都不合理,人体需求的绝大部分营养素能够从自然界直接摄取,而有些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关系的营养素则难以通过正常的膳食摄取,如不补充,就会打乱人体中因有的代谢平衡。因而人体就需要适时的补充缺乏的营养素,特别是在都市生活中,工作压力大,人体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容易引起身体内部的失调,可以适度选用保健品。 保健品并不等同于药品。药品主要目的是以治疗为主,而保健品则旨在养生,根据材料自身所具有的功效,对人体的生理系统、免疫能力起到一定的改善和调节作用。保健品对人们身体有益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保健品的功用只重在“补”,人们生病时,最好的办法是求医问药。 现在社会上对保健品的认识有个误区,认为补品吃得越多越好。其实保健品并不同于一般的食品,它是针对一定的特殊人群。消费者进补时一定要谨慎看清产品的功用说明,再根据自身的情况、症状作出选择,必要时还应请教医生。保健品滥用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一定要实事求是,缺什么补什么,不能滥补。现在,一提到保健品就会有人皱眉头,为什么?因为很多人吃过保健品的亏。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仅仅拒之千里之外是不行的,消费者应当懂得如何科学地认识保健品,合理的选择保健品。
保健品,有特定功能的食品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药品的适宜人群是病人,也就是说处在疾病状态的人;而保健食品适宜的人群是“亚健康人群‘或健康的特定人群。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1)亚健康人群:某些生理功能减弱或紊乱、某些特殊物质缺乏、年老体弱、高血脂、高血糖、生理性肥胖、贫血、缺钙等,保健食品可调节或改善其中的某些生理功能,使之恢复正常。
2)健康的特定人群:老人、儿童、妇女、脑力工作者、高温辐射等不良工作者及运动员等。
3)某些患者的辅助治疗:如糖尿病患者的低糖食品;癌患者的辅助食品;贫血患者的补血食品等,这些保健品可以辅助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对患者的康复起促进作用。
4)预防保健:保健食品可提供一些特殊的功能因子,辅助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药品的使用目的是尽快纠正身体的疾病状态,促使其达到非疾病状态。而保健品的使用目的是改善亚健康状态,阻止这种状态向疾病转化、过渡,促使人体更好地达到和维持健康状态、
源于食品,高于食品
保健品的成分大多来自于食品,经过提取、浓缩等技术手段处理后,保健品的剂量比食品量变小,但活性成分却更加集中,相当于功能得到了“放大”。如果你选择的保健品是真正高品质的,那么,也许你吃一次保健品,就相当于吃了很多大蒜、大豆、螺旋藻、青菜等,而这些“很多”常常又是日常生活中所不能达到的摄入量。因此,对于保健品我们不应该存有偏见,而应该有科学的认识。
安全性至高重要
“是药三分毒”,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保健品虽然和药物相比更加安全,但如果选择不当也会贻害健康。劣质、非法生产的保健品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往往使食品中的农药含量超标,有些保健品能够把有毒、有害物质集中起来,这样的保健食品曾经引发过很大的事故。保健品是把“双刃剑”,良好的制剂工艺和技术对于保健品的功效发挥、安全性和稳定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健康,对保健品的需求必然会逐步增加。虽然我国保健品产业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使一些消费者受到了伤害,但我们还是有必要用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保健品,为保健品正名。那些能够合理选择,理性看待保健品的人最终会成为保健品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