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诊所已有几年的时间了,主要以给社区居民打点滴及诊治一些日常的小病为主,兼营一些常用药品。期间也结识了一些医药保健品行业的人士,听到看到他们所采取的一些宣传销售手段,绝大多数都是违反相关法规的,但整个行业都是这样不规范,国家都解决不了,老百姓又能如何呢?只能睁大眼睛,提高警惕,理智消费。现将我所知道的种种骗术,罗列如下,供大家参考。
1、保健品当药卖,为求效果非法添加西药。
“保健品当药卖” 是保健品行业多年的陋习,已经成为扰乱医药市场的一大毒瘤,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风湿骨病这些老年慢性病方面,商家抓住了老年人“求愈心切”的心理,将产品功能夸大,宣传具有针对某种疾病的治疗作用,把保健品“起辅助作用”的功能人为地提升到了“治疗”的地位。更有甚者,为了让消费者在短期内看到疗效,加之国家对保健品检验并不像药品那样严格,往往违规向产品里添加西药成分,如一些针对糖尿病的保健品,承诺服用几天内就能降糖,无效退款,听说大都或多或少添加了降糖西药,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这里面的猫腻。
某些保健品对于预防疾病、免疫力调节等确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也仅仅适用于特定人群。且购买时最关键的要选择知名品牌的保健品,这样在质量上才能有保证,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不可盲目乱吃,不能贪图一时高兴随便吃。而消费者也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过分奢望通过服用保健品起到治疗效果,生病了还是需要用药物治疗的,光靠保健是不够的。
2、一药多名现象普遍存在
药品随便换个名称、包装或说明书,药价就几倍几十倍地提高。药品行业“一药多名”的行为,极大地扰乱了药品市场秩序,误导了消费者。,所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药品价格的飙升,一些名字五花八门的药品其实是同一种药,普通消费者不知道这一点,生病时往往服用了不同名称的同一种药,造成剂量超标,对用药安全也构成很大威胁。
“一药多名” 是一种把旧药换新名,从新获取暴利的不良手段。把同一药品,换个剂型、规格或给药方式,重新换个名字,这样就可以重新定价。一些不良厂家就利用患者急于治疗的心理,混淆商品名和通用名的概念,把老药的名字一改,就成了某些厂家口中的“新药”、“特药”,价格也就随之提高。如甘露聚糖肽,是增强免疫力,提高骨髓造血功能的,在医院开就几十块一盒,但换了包装,摇身变成了基因抗癌新药“基英肽”“神舟三号”,价格上涨了十几倍。普通老百姓也只有上当受骗的份。
3、借助明星、名人代言、院士研制、国家领导人支持等炒作手法宣传的现象也很普遍,这些都是商家操盘手所杜撰的,很多院士根本就没有参与过研制、试验,甚至根本都不知道这个产品,商家就是在盗用院士名义欺骗消费者。如“安体舒”这个产品,宣传“有多位院士参与研制,无任何毒副作用,有两位院士可以“为安体舒疗效作证”。但健康时报记者调查发现,该药在1999年1月至2001年9月进行的三期临床试验,而两位“作证”的院士却已在1995年和1999年就已经去世。(见《健康时报》2008年11月27日第三版)
更有胆大者竟拿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做他们的代言人,说“为挽救周总理而立项,国家26年打造抗癌新药紫龙金片”(见《新文化报》2005年10月9日第一版)。
上面列举的两个产品已经被曝光,但该行为并未停止,这样的宣传仍在继续。
3、超出功效范围。
很多药品在宣传时都会存在夸大的情况。一种是功效作用夸大,这是很普遍存在的现象。另一种是功效范围夸大,就是把国家审批的目标人群扩大。如市面上的一种抗癌药,国家审批的功能主治为“益气养血,清热解毒,理气化瘀。用于气血两虚证原发性肺癌化疗者,证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昏眼花,食欲不振,气短自汗,咳嗽,疼痛。”但其在销售中却宣传“适用于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食道癌等各种实体肿瘤,以及手术、放化疗各阶段治疗”,提醒大家不要相信商家的宣传材料和工作人员的介绍,而要依据药品说明书购买。
4、免费检查、检测陷阱多。
目前会议营销已经成为医药销售的主要手段,形式有很多种,专家讲座、旅游销售、免费体验等,以退休后的老年人为目标人群,针对这一人群有一定的健康意识,还有充足的时间和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一特点。很多商家利用会议营销形式,通过免费检测、检查等手段招揽一些人参会,用简单的设备给这些老人免费检测一些项目,之后会出一份检测报告,不论什么人检测,结果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健康问题,工作人员就会拿着报告推荐他们的产品。让你不得不相信自己真的有问题。事实上这些检查都不规范,也不准确,都是为了推销产品而采用的手段。销售的大多数是保健品甚至是没有批号的食品,提醒广大消费者,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样的事就不要去,去了也不要买。
5、临床医生哪个药的回扣多就开哪个药。
有病去医院是最正常的,医生给开的药应该是最对症的,但据作医药代表的朋友讲,要想这个药在医院销售好,就得给医生高回扣,同样的药,哪个厂家给的回扣高就会开哪个,从不考虑患者的经济能力。价格高的药回扣也相应会高,就会出现感冒发烧这种小病,在大医院也得花上七八百甚至上千元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