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利用到社区“义诊”推销产品,莫被“免费”忽悠

2009/4/9 14:22:14来源:新华网

 

   “前不久,我80多岁的外公花3000多元买了10盒减肥药。”记者在和朋友闲聊时,朋友的一番话让大家哭笑不得。

    原来,有家保健品公司到小区替老年人免费诊疗、免费体检,几位穿白大褂的人给老人一番“体检”后,就说老人有病,并问是不是经常有头晕、失眠等现象。“其实我外公身体硬朗得很。子女们都劝外公不要轻易相信,可外公十分生气,说没有病医生怎么会说有病啊!”

    后来公司说为了对查出问题的老人负责,又专门派人上门给老人仔细检查,并带上小礼品送给老人。“外公被游说得心花怒放,非要买一个疗程的保健品吃吃看,家人反对,可外公觉得是家人舍不得花点钱,最后硬是把我们给的3000块钱买了减肥保健品。吃了几次后,又感觉精神不振,再去找人退货,门都没有。”

    “一般保健品的利润能高达200%-300%,高的超过500%。”南京一家平价大药房的老总告诉记者,卖药赚不了多少钱,保健品的利润是最高的,药房收入的四成来自保健品。

    而打着免费义诊之名,行推销保健品之实,欺骗老人、消费者,有没有部门能管?

    “这种情况我们怎么管?他们过来帮老年人量血压、测血糖,是为百姓做好事,而且公司来的多数是年轻人,张口就‘爷爷’、‘奶奶’地喊,许多老人心里听得甜甜的,愿意上当,拦都拦不住。”街道一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利用保健品欺骗老年人的事件的确逐年增多,可他们打着‘保健品’的旗号,而不是‘药品’,我们无权管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药监局只负责保健品注册,只有保健品添加药物成分当药卖时才在打击之列。

    卫生主管部门却认为,多数保健品都是合法、合格的“健”字号食品,他们给百姓量血压什么的,不开处方,不卖药,不属于诊疗行为,卫生部门也无权干涉。

    另据工商部门告诉记者,如果随意夸大保健品功效,虚假宣传,利用老年人想强身健体的心理牟取暴利就是违法行为。“但是这伙人常打游击战,义诊现场并不售保健品,都是事后电话联系推销的,想要证据确凿抓住他们,谈何容易。”

    记者采访一些专家后,觉得“防骗还须源头止”,防忽悠还得从被忽悠者“抓起”。专家说,一般保健品推销惯用几步曲,一是打着“健康讲座”旗号,夸大保健品功效,误导混淆药品与保健品的区别,然后送货上门把保健品卖给老人。二是免费给老年人体检,检查后告知其有病,服用某保健品能治病,然后送货上门。三是“义诊”蒙骗,推销人员身穿白大褂给老人看病,不收取任何费用,并声称某保健品对身体有益,借此将产品推销给市民。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凭你说得天花乱坠,只要老人不掏腰包他就没办法。”省药监局的专家提醒说:有病就到医院就诊,需不需要服用保健品多问问医生不吃亏。

 

编辑推荐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不表明manbetx官网手机登陆同意其观点。
近期成人展会

相关产品推荐

更多
最新资讯 更多
查看更多资讯 >>

下一篇
烟台市查获四种假避孕套,市民需慎购以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