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医疗工业:表面处理行业新机遇

2010/5/26 9:41:24

 

2010年初,各个行业在2009年全年的市场数据纷纷出炉,我在德国的编辑同行惊奇地发现,一片灰色的下行数字报告中,来自医疗行业的发展出人意料地逆势上扬。显然,对于德国工业来说,医疗行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经济危机只是让这一事实更快地呈现出来。

在医疗行业进行深入研究的世界领先车床制造商特纳斯有分析指出,医疗行业这种高速的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人口因素,人口老龄化和更优惠的治疗方案刺激了消费。患者能得到更及时的治疗得益于疾病的早期检测,关节植入物重置和预防手术技术。医疗旅游业在亚洲国家兴起,如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提供了更多价格合理的治疗,健康保险正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由此可以看出,医疗器械市场在全球都处于全面扩张状态,越来越多的零件制造商在仔细研究设备及加工程序,以备能够抓住这个利润丰厚市场的份额。

另外,医疗行业具有非常大的创新空间,根据德国联邦医疗产品工业协会的报告,医疗行业大约2/3的产品都“小于3岁”,其申请的专利数量比汽车行业还要高。高品质的加工过程,100%优质加工件,交货时间,更优惠的价格,信任和长期合作关系是其中的重点。一些认证如FDA、CE认证、国家GMP,ISO9001及ISO13485,只有在具备高品质设备和高素质技术人员环境下才能获得。医疗行业被公认为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领域。

全球医疗设备市场

2008年全球的医疗器械设备市场销售额达到3280亿美元(药业市场7340亿美元)。其中欧洲占33%,美国45%,日本10%和中国市场2%。世界上有20000家医疗设备公司(在欧洲约占50%,雇员总数435000人)。他们为12个专业科室1700通用组加工生产50多万种不同的医疗器械,如心脏科、麻醉科、放射科、骨科、牙科、综合医院等。(资料来源:特纳斯公司)随着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崛起,在未来5~10年会有更大的增长。

整形骨科市场

整形骨科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在2008年产值367亿美元,(包括牙科植入),2000~2008年每年有11%的市场增长率。在传统上分为三个部分:整形骨科,脊柱和牙科。2008年,整形骨科代表了这个市场的74%份额,脊柱占18%和牙科的8%。

有趣的是,复合年平均增长率(CAAGR)为:整形外科9.24%,脊柱12.98%,而牙科占12.45%。

医疗行业零件的加工

除了高品质和高精度的要求,零件制造商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三个方面:外形、材料和尺寸。

骨钉、骨科及牙科植入物的设计与螺纹的复杂形式,以配合不同的骨骼结构和实现位置的完美。零件的外形被加工成尽可能贴合身体而无缝隙。这些不同寻常的形状加工要求需有灵活的加工程序和适合的刀具。在牙科领域,义齿(假牙)的数字化,加工前需转移到CAM系统,因此需要先进的设备和软件。

医疗零件加工中使用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钛、钴、铬、PEEK和碳纤维合金。这些材料需要制造商不断寻找新的加工流程和刀具。

医疗行业通常使用的材料是不锈钢和钛合金。不锈钢通常用于不在人体内长期存在的零件。钛通常是植入体首选,因为它重量轻、强度高、具有生物相容性。并且,钛合金植入物适合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过程。

钛合金切削加工要求仅略高于不锈钢材的加工。然而,钛合金的特性使其比不锈钢更难加工。切割钛料所产生的热量因其导热性差不易迅速散发。因此,大部分的热量集中在切割边缘和工件表面。该金属燃烧时产生氧气能自行燃烧。因此加工钛料必须配备灭火系统。

聚醚醚酮聚合物趋向于取代某些钛的应用。PEEK是一种强烈的热塑性塑料,即使在高温下也能保持其性能。它是阻燃材料且耐磨损,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较低的摩擦系数。医用级别的聚醚醚酮,除了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还有高耐化学性和不同的消毒方法兼容性。使用X射线,核磁共振或电脑断层扫描观察时是自然的无线半透明效果。聚醚醚酮植入物周围组织和骨骼的痊愈给医生治疗提供了一个一览无遗的观察效果。碳纤维可增强PEEK材料,它具有高耐磨性,如在关节的运用上。

新材料如与钛锆合金的混合,比纯钛合金强度高50%。这些材料加强了牙种植体的一体化进程,从而可以减小未来植入物的尺寸。虽然这些年骨钉和一些植入物尺寸并没有太大改变,但还是有减少植入手术趋势的压力。这种趋势促使更小植入物的产生。微创手术与导航系统(MIS+NS组)将允许减少切口大小、减少创伤、更短住院时间和病人更快的康复期。

另一种新材料是金属镍钛,镍钛合金正在更多的运用到医疗行业中去。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材料将出现在市场上,这样会有更多的挑战但还会提供更多的机会。

编辑推荐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不表明manbetx官网手机登陆同意其观点。
近期成人展会

相关产品推荐

更多
最新资讯 更多
查看更多资讯 >>

下一篇
跨国制药企业重新布局中国医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