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揭阿胶市场内幕 9成食品使用劣质原料
早在1996年,中央电视台就曾曝光过假阿胶事件。时隔多年之后,阿胶造假不仅没有得到遏制,而且越演越烈。昨天央视再度曝光,不法厂家竟然用混了牛皮的下脚料做原料来制阿胶,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威胁。而作为药食两用物品,阿胶既可以作为药品生产,也可以申请保健食品,还可作为普通食品生产,存在监管“夹缝”,才导致阿胶市场如此混乱。
阿胶原料四成是牛皮
阿胶原产于山东东阿县,央视记者在东阿县却发现:当地阿胶制品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料阿胶都从其他县市甚至外省购买。东阿县东亚阿胶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熬制一公斤阿胶要3公斤驴皮,当地阿胶厂一公斤要90多元,而外地阿胶一公斤只要23元。这么便宜的阿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央视记者赴河南台前县百忍堂胶业公司调查发现,这家公司设在一个破旧的院子里。院子里、大门外的农田里、臭水沟边,都晾晒着许多一块块干柴似的东西,上面苍蝇乱飞,不时散发出一阵阵臭味。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厂家的负责人透露,这就是他们用来生产阿胶的原料皮,基本上都是在皮革加工过程中割下来废弃的头脸皮和腿脚皮,即通常说的“下脚料”。
这位负责人承认,整张的驴皮价钱太高。同时,更大的秘密被揭开:“这里边得有40%牛皮,百分之百的驴皮是不可能的。”厂家负责人说。
央视记者又走访了山东阳谷、河北无极等地的几家阿胶生产企业,发现这些企业的原料仓库里都有这种下脚料,有的厂家甚至找不到一张完整的皮子。
下脚料“变废为宝”
央视记者走访河北省无极县发现,作为北方最大的成品皮革加工基地之一,无极县全县的皮革加工厂每天产生的皮革下脚料有数百吨之多。无极县皮革经销商说,这些下脚料别人买去做“熬胶”。四五年前,这些皮革下脚料基本被当作垃圾处理了。近几年随着阿胶厂的大量收购,这些垃圾竟然成了抢手货。“熬胶都是用这个,都卖完了。”无极县皮革经销商说。
使用正规的驴皮成本高达30000多元,皮革下脚料价格在每吨2000多元钱,巨大的价格差异,使得一些阿胶厂昧起良心选择皮革下脚料生产阿胶。
普通阿胶食品造假最甚
据山东某大型阿胶生产企业广东分公司负责人李飞(化名)介绍,阿胶是药食同源食品,因此阿胶的生产企业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东阿阿胶等这样的药厂,一种则是如央视曝光的百忍堂胶业有限公司这样的食品公司。而市面上的阿胶产品目前也分为三大类:阿胶块、阿胶口服液等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有保健品批准文号的保健食品;阿胶糕、阿胶枣和没有取得任何批文的含阿胶的口服液等普通食品。
李飞告诉记者,这三类阿胶产品掺假造假的程度也不一样,其中药品类阿胶,约有三分之一的产品使用工业下脚料等原料制造阿胶,“目前驴皮一公斤的价格为38元,三公斤驴皮才能出一公斤阿胶,一公斤阿胶单纯的成本就高达114元,有些公司制造出来的阿胶块出厂价一斤才20多元,这个价格我们公司无论如何都做不到。”
“保健食品的原料原则上公司得从生产阿胶的药厂购买,作为全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之一,目前还没有哪家保健品企业从我们公司大规模采购过。这些保健品大部分也使用劣质阿胶。不过最要命当属那些号称含阿胶的普通食品,市面上9成以上的产品都使用劣质阿胶,甚至根本不含阿胶。”李飞说。
技术上检测不出真假阿胶
据悉,早在几年前,央视就曾报道过某阿胶生产企业用马皮充当驴皮来制造阿胶,导致阿胶品牌受伤了好几年。但是为什么阿胶造假的事情却屡禁不止?这其实与阿胶产品的特性有很大关系。
据悉,不管是驴皮、马皮还是什么皮,经过熬制溶解之后,很难有自己的特性,目前的技术还比较难鉴别出到底是什么皮做的阿胶,除非到生产车间里亲自看投了什么皮下去,这给一些不法企业钻了空子。“目前要对阿胶进行监管,只能从生产源头进行控制了。靠技术的手段不行的。”广东金康药房总经理郑浩涛称。
而阿胶作为药食两用物品,可以按照用途申请药品批准文号,依据药品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及药品生产企业良好操作规范要求生产;也可以申请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依据《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GMP要求生产;还可以申请作为普通食品生产,依据普通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和《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要求生产。阿胶“身份”复杂,既是食品,又是药品,涉及不同监管部门,因此给监管带来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