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萌发希望的季节。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数十万计怀着希望走出家门的“流动大军”都会在我们这座城市卷起一股热潮。
面对立业安身、养家糊口这等人生大事,面对日渐紧张的就业压力,不管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兄弟,还是谋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都不会放过任何一场招聘会,不会落下任何一家职介所,不会放弃任何一条招聘信息。也正因为求职者的“饥不择食”,给了职介黑手兴风作浪的好机会。介绍费、报名费、培训费、体检费、车马费、会员费……腰包鼓起来的黑心骗子们如沐春风,受骗者的心情因一次次“倒春寒”而降至冰点。
与此同时,在同一领域,一场“猫捉老鼠”的大戏也在火热上演。
每当劳动监察部门“重拳”出击时,“黑职介一条街”上几十个卷帘门慌忙拉下;没几天,“大盖帽”的“回马枪”杀到时,却看到“人面依旧笑春风”,一张张熟悉的丑恶嘴脸仍迎来送往地照顾着火爆的生意。也许这样独特的“追、逃”景象,还不足以引起你我的留意,但却演绎着那些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心中深深的无奈。
分别敲下“招聘骗局”和“黑职介”两个词条,百度搜索会在千分之几秒的时间里,分别给你提供33600+70600条海量信息。数不尽的“过来人”用专业提醒、独家揭秘、个人亲历……痛诉着五花八门的黑心骗局,告诉“后来者”们,睁大眼睛、留个心眼。
为什么求职者明知有些职介“涉黑”,仍然轻而易举地上钩?为什么无证无照的“黑鼠”依然能够大行其道?“猫抓老鼠”为什么总也抓不净?
有一点毋庸置疑,黑职介的屡屡死灰复燃,有适宜其生存的土壤——上有一些不按规定招人的单位的“市场需求”,下有大量如饥似渴的求职“服务对象”,中间还有日常监管的一些漏洞。
很多求职者往往冲着“黑职介”夸下的“高薪”二字而来。有句老话叫“大梨赚财迷”,之所以上当受骗,一方面是骗子骗术“升级”难以识破,另一方面也有盲目追求高薪的心理作祟。同时,与某些企业招人不规范也有一定的关系。由于缺乏严厉的罚则,这些企业招聘人员便不到劳动部门备案,在附近的职介机构招人,个别企业甚至直接和黑职介挂钩,进行非法操作。
由此可见,“黑职介”之所以如割韭菜般愈割愈旺,绝非只是监管力度的问题。执法部门重拳出击、增强监管固然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同时,正规职介所如何更多地延伸到求职者集中的地区,做好贴心细致的服务也值得深思。当然从根本上讲,更需要每一家企业和每一位求职者都能同步增强责任感和防范意识。
对于“黑职介”,要拔其根,更要毁其土。有劳动专家就建议:努力通过行政服务、机构制约,通过长效的市场监管,构建一个公平、守法、可信的职业中介的市场,才是让“黑职介”销声匿迹的上策。
编者按:当然,除了政府部门应该对此加以严管之外,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引以为戒。我们的求职人员也要多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黑招聘”的花言巧语,要多注意防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