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越来越包容,但对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女孩来说,公开谈性,仍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天津大学研二的刘明瑶是个例外,生于传统家庭的她,18岁前懵懂单纯,对两性关系的认识几近空白。
大一偶然听到一场有关青春期生殖健康方面的讲座,意外“补上”中学时就该学习的生理卫生课,了解到很多青年人因对性的“无知”而遭受伤害,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她勇敢地走上了向大众讲述“爱情与性”的道路。正是这条路,最初给刘明瑶传统的父母造成压力,导致他人的偏见,甚至遭受恶意的性骚扰,但也因为这份与众不同的经历,让这个女孩对世界对人性有了超越年龄的成熟认识。
一场讲座后踏上性教育之路
初春的上午,文静漂亮的刘明瑶行走在天津大学校园里。开学不到半个月,除了学习,她还在着手准备新一场主题为“爱情与性”的“青春健康”生活技能培训。“已经有20个研究生报名了,场地一直没有空出来,得下周了。”她联系校内一家咖啡馆后说。
一个小女孩,为什么从事这样一份似乎颇为前卫的工作?刘明瑶说纯属巧合,她出生于山东一个普通城市工薪阶层家庭,父母都是国企工人,直到现在,父母都不会和她聊与性相关的任何话题。初中时她也好奇地问过爸爸“我是怎么来的”,爸爸以“问你妈去”回避了。高中时知道身边有男女生谈恋爱,但也是懵懵懂懂。
2007年进入青岛大学,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当天,一个名叫玛丽斯特普的国际公益组织,在学校举办了一场同伴教育讲座。该组织致力于让所有青年人都了解性,及由性可能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的后果,促使青年人做出负责健康的选择,避免疾病和意外怀孕的发生。
这场讲座并没有发出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不过台下的刘明瑶已经坐不住,一结束,就跑上讲台,向组织者表达了也要成为一名性教育志愿者的愿望。
青岛大学两届新生都是刘明瑶的听众
刘明瑶的主动请缨,得到该组织欣然接纳,并对她进行了专业知识的培训,最终拿到了主持人的资格。2008年4月,刘明瑶和同伴决定在学校举办第一次公开讲座。由于担心直接打出“性教育”的标签吓跑参与者,引起学校主管部门的反对,招募参与听众的海报上,含蓄地写着“你懂爱情是什么”,以爱情、两性关系这些词来宣传。
首次讲座有20个人报名,男女生各一半。事前,刘明瑶也曾担心话题敏感,学生可能中途离场。恰恰相反的是,同伴给大家讲完爱情观这个话题后,刘明瑶接着给学生们讲起了“如何避孕”“如何确定怀孕”等知识,并当场演示了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方法,“性、避孕、流产”这三个“口味重”的内容,听众不但不排斥,反而听得很认真,并不时提问,良好的互动给了刘明瑶极大的信心。就这样,后续又开展了几十场同样的讲座,让她的专业知识也得以加强。
刘明瑶和校医院一名刘姓老师关系很近,刘老师听了一次课后觉得,这么好的内容应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在必修课思想政治修养中,有一节专门讲爱情,刘老师希望刘明瑶和她的同伴进入课堂。
在这一建议下,刘明瑶和同伴向关系较好的思修课老师提了想法,开明的老师觉得“可以试试”,给了她们机会。尽管如此,老师还是有些担心,课前提醒道:“收着点讲啊,别出问题。”课上,刘明瑶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将科学的内容全面体现,学生们受益匪浅,课前“如临大敌”的老师课后“一身轻松”,十分爽快的同意将她负责的其他班也交给刘明瑶。
就这样,刘明瑶和同伴们一一拜访了全校20多名思修课老师,大部分人接受了。少数老师因为偏见不接受,私底下抱怨:“让一个女学生在课堂上乱讲,把孩子们思想搞杂了,以后乱来,谁管?”
刘明瑶说,自从从事这项志愿工作以来,被拒绝早就是家常便饭。老师拒绝一次,她就找两次,两次不行找三次,坚持到最后,所有老师都同意了。2010年起,连续两年青岛大学所有的新生都会听一次刘明瑶和她同伴的“青春性教育”课。刘明瑶参与了32堂课,直接听众近7000人。
成天津高校性教育第一人
进入大四后,因为要考研,刘明瑶暂时结束了志愿者工作。2012年她考到天津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学业无忧后,她的志愿者热情再次燃发。当年6月,她提前来天津大学,却发现校园里几乎寻觅不到性教育相关的消息,10月份的校园社团纳新,她几乎问遍了所有社团,没有一个做类似内容。
正巧,她得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要举办一个“青春健康”青年网络生活技能培训夏令营,在全国各省份选拔1-2开展“青春健康”活动的志愿者进行培训,报名人选需要当地计生协的推荐。刘明瑶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主动找到天津市计生协的相关负责人,令接待她的人“吃了一惊”。原来,截至当时,刘明瑶是天津市高校第一个主动要从事“青春健康”性教育的大学生。被教育的对象如今主动找上门要教育别人,令市计生协负责人感慨:“这事还有‘自投罗网’的。”
2012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日,刘明瑶接到邀请,为一群中学生进行培训。随后,她受邀到武警指挥学院,为5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兵进行游戏互动式培训。生动活泼的课堂效果,让学院领导感慨:“我们去国外考察,他们就是这样给孩子们上的性教育课啊。”如今,刘明瑶在天津已经进部队、学校开展了十余场培训,每次培训后都留下联系方式,与青年人结成对子,在业余时间进行心理和生活指导。
教具带回家吓坏传统父母
从青岛到天津,刘明瑶的志愿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但这一路也遭遇了很多曲折与困惑。大学时,她并没有跟父母提及自己的志愿工作。大三一次假期回家,她将一堆安全套带回放在客厅,一时疏忽忘了收起来。第二天一早,父亲发现后大怒,女儿怎么有这些东西,还多种多样,又不好意思直接问,便对她妈妈说:“你看看你女儿带的东西!”妈妈看到后,也吓得不行,奔到卧室问,才知道女儿原来一直在做性教育方面的志愿工作。尽管如此,父母仍然有些不理解。
直到一次亲友聚会,大家希望有人主持搞个活动,刘明瑶主动请缨,把聚会搞得很热闹,得到大家交口称赞。妈妈非常意外,打小内向腼腆的女儿,小时候被同桌把手扎出血了,愣是哭了一下午也不敢说,怎么一下子这么开朗活泼。那一瞬间,妈妈觉得女儿长大了,也意识到志愿者工作带给刘明瑶的成长,从那时起,父母便不再阻拦她。
大学与研究生期间的舍友,起初也不理解刘明瑶,她们觉得“一个女孩,怎么能当众说那些东西呢”?经过长时间相处与耐心讲解,舍友们仍然是接受刘明瑶,却不接受她的思想。
前男友不理解分手 不时受到性骚扰
除了父母和舍友,这件事甚至影响到了刘明瑶的感情。刘明瑶大学时一直单身,“婚前性行为是一种选择,但是我的选择是不。”她说。来天津大学读研后,曾交往过一个男友,确立关系后,他得知自己的女朋友常常公开向别人普及性知识,始终无法接受,最终两人分手。刘明瑶现在的男朋友是在讲座中认识的,对于她的志愿工作,男友十分支持,这令她很开心,终于有了理解并接受她的人。
戴着有色眼镜看刘明瑶的不止前男友,身边不少陌生人甚至熟人,都对刘明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见,或明或暗进行过性骚扰。大三时,她晚上在自习室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直言希望和她见面,这将她吓得不行。如今手机、微信、QQ上仍不时会收到他人十分露骨、恶俗的骚扰信息。遇到的多了,刘明瑶也见怪不怪了,她深刻理解了“好色是人的本性”,如果是陌生人,她会选择不理会。对于熟人,她会妥善有节制地提醒对方,让其白天冷静后再与她联系,既保护自己,也不至于让彼此关系破裂。刘明瑶坦诚:“因为志愿工作,对人性的了解更深,相反内心也更能包容人性灰色的一面。所以现在面对性骚扰,我并不会愤怒,更多的是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
如今,刘明瑶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青春健康”青年网络的志愿者队伍中来,她目前正在筹备“性福开讲啦”的项目活动,希望招募到志愿者,她说,希望青年朋友踊跃报名,加入她的团队,可以给她发邮件报名(liumingyao112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