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学,学生中正悄然流行着一种个性安全套,校园里很多学生都佩戴着安全套制成的手机挂绳、钥匙扣等随身小饰品。这些时尚产品吸引来很多学生模样的消费者追捧。但是一些家长表示,这类产品显然是瞄准低龄学生的,有鼓励性行为低龄化的意味。在当今社会越来越看重未成年人保护的背景下,“学生装”安全套的走红,到底该忧该喜?
■现场直击
安全套开始走时尚路线
记者在西单不足10平方米的一家名叫“嬉皮哥哥”的小店里发现了这种学生中流行的个性安全套。店内商品琳琅满目,手机挂绳、冰箱贴、礼品盒、钥匙扣、骑车装饰、糖果等等在这家店全都有售,如果没有门口“我爱套套”的招牌,这里看起来更像个杂货铺,你只有走进去仔细看才会惊奇地发现这些杂货全部是用安全套做成的。谁会想到以前根本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安全套如今也可以走时尚路线,吸引了追求个性的新新人类们。
■解读
学生安全套用处多
1.整蛊用具
“口香糖安全套”很受男孩欢迎。和朋友们一块玩的时候,假装掏出口香糖请大家吃,他们吃到嘴里后才发现不是口香糖,纷纷吐了出来。
2.手机链
一对穿着校服的中学生情侣购买一对“草莓情侣”的安全套手机链。以此来证明他们的爱情。
3.“成人礼”礼品
一男孩过18岁生日,买个封面镶嵌着三枚安全套的本子作为送给自己的“成人礼”。
4.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安全套大都卡通可爱、便于携带。学生们买回去不至于担心被发现。像这里卖的手机链和钥匙扣都可以应急用,以备不时之需。
■消费人群
学生热捧另类安全套
店内的顾客群基本上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店内生意火暴,路过的顾客大都会因为新鲜进来看看,但光顾的客人很少有空手离开的。因为好奇、个性,年轻人大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一些。
导购得意地介绍说:“每天店内要卖出1000件左右的东西。来店里的大都是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有,我们这店开张第一天就回本了。很多人在我们这里买完后都会成为我家的回头客,现在光网上会员就已经达到4万多人了。”
店员告诉记者,店里卖得最好的是手机挂链、钥匙扣和一些小糖果类包装的安全套。学生们钱很少,这些小东西价格并不贵,也就二三十元钱,他们买得起而且又时尚。很多学生买回去后,他的同学们都觉得有个性又新鲜,这样自然就带来了很多客源。
■各家看法
商家:宣传性健康、性文化
个性安全套店的老板吴阿仑表示:“自己当初由一个著名媒体的任职记者转变为卖安全套的商人时,很多人不能理解,认为他是在拿他曾供职的著名媒体开涮。但他认为说这些话的人对安全套持有偏见,不能坦然对待。安全套是传播健康性生活的非常好的工具。开这个店也正是传播性文化和健康的性生活理念。”
网友:学生安全套利大于弊
网友JESSIE说:“现在的学生过于开放,而家长大多封建,因此很多孩子都是背着家长存在性行为的。我国现在青少年堕胎的比例越来越高,大都跟青少年对性行为没正确认识、不采取预防措施等有关。因此向学生出售安全套利大于弊,与其压制,不如给他们一个空间。”
专家:教育引导最重要
北京大学社会学家夏学銮教授表示,向学生出售安全套显然不妥,这是一种错误的导向。对于青少年我们要做的不是生产和出售性用品,而是给他们传授性健康方面的知识,开设性教育课堂等,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这才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负责的行为。
家长:纵容孩子不良行为
八成家长认为此类商品不应该出现在市场上。孙女士说:“孩子对于性本身就是懵懂的,缺少判断力,这样会让孩子对性行为理解产生偏差,有可能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不好的、可耻的,他们会把性看得很随便。”
多数家长认为这样的消费会促使不良社会风气在学生中过早地盛行,过早地接触性行为。
我们需要保护未成年人
2002年10月11日,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确规定:自11月15日起,网吧、电脑休闲屋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违者将受到罚款、停业整顿、吊销经营许可证等处罚。
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编后:对于“少儿不宜”登堂入室以及性行为低龄化的现状,用制度去杜绝不是好办法。社会可以堵住安全套对未成年人的售卖,但堵不住他们的性行为。而没有安全用品的性行为显然对个体和社会都存在隐患。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去保护他们,同时在教育和传播方面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