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吉林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市对性保健用品的投诉案例少之又少。我市性保健用品市场是否如消费投诉率所反映的那样,问题少之又少?性保健用品的质量真的就这么过硬?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性用品问题不少
调查中记者发现了一些问题。
实例一:去年9月,市民苏先生在上海路上的一家性保健品商店,花28元钱购买了一盒广州生产的某品牌安全套。可是用了几次之后,下身就出现了红肿、瘙痒的现象。后来苏先生去医院检查,得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炎。与苏先生有同样遭遇的宋先生在出现上述症状后,被妻子怀疑是对自己不忠,俩人为此闹上了法庭要离婚。
实例二:在船营区生殖保健医院,记者见到了一位李姓女士。她说:“两个月前我在一家性用品商店买了一盒避孕药。没想到一个多月后却发现自己怀孕了。我找到出售这盒药的商店经理理论,可他们说这盒药不是从他们这里卖出去的。气愤之余,我打电话咨询市消协的工作人员,他们让我提供购物发票,要不然很难受理,即使受理了处理起来也很困难。”
实例三:同在船营区生殖保健医院,一脸无奈的章先生对记者说:“我在使用了一种被服务员介绍的‘神药’后,不但没有使原本不愉快的夫妻生活好转,反而成了妻子眼中‘无能’的家伙。碍于面子,我只能把苦水往自己肚子里咽。”
性用品投诉不多
在一些人眼里,购买性保健品还不能算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他们更不会去一些正规的医院。街头的性用品商店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这些人往往“来去匆匆”,很少有人会在此讨价还价、检查产品质量,更不会细心地向商家索要购物发票。
此外,在我市一些医院的生殖、妇产科,记者从医生那里了解到,一些患者“谈性色变”,来这儿看病经常隐瞒自己的真实病因。而一些患者明知是因为使用了性保健用品后才出现的不良反应,却很少有人会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性”这个字眼,在他们眼里始终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有些人总是自认倒霉,就当花钱买了回教训;他们不想去投诉的另外一点原因是,害怕自己在众人面前“丢人现眼”。
市消费者协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近几年来,我市各区消协接到关于性保健用品的投诉很少,而一些打来电话想投诉的消费者,总是无法向我们提供相应的证据,使得我们在受理案件和进行索赔的过程中很难处理。以第一个实例为例,消费者一旦买到有问题的安全套也无法证实就是在该店购买的,而且商家会以消费者使用不当为由拒绝承担责任,消协对其也很难做出结论。长此以往,消费者对性保健用品投诉也就望而却步了。
性用品市场管理空缺
对于性保健用品市场存在的问题,笔者先后电话采访了卫生、药监、工商等相关部门,却发现没有哪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性保健用品市场,而目前我市对于如何规范、管理性保健用品市场并没有一个明了的规定。由于这种管理上的疏漏,使得我市性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一些商家趁着这一时机花低价购进质量难以保证的商品,以高价销售给消费者,从中赚取差价。这些商家在利益和金钱的驱使下,往往把消费者的利益抛之脑后,从而给消费者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为此,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我市性保健品市场的管理力度,给消费者一个放心的消费空间。